春风渐绿“枢纽”城 ——第 37 期“崛起江淮 ”枢纽经济专题学术研讨会在我校成功举行

发布时间:2025-04-30浏览次数:24文章来源:物流与交通旅游学院

4月28日,由淮安市现代物流学会牵头,我校与淮安市快递协会、淮安市现代服务业研究会、淮安市综合交通运输学会运输物流分会、淮安市政协经科委、淮安市物流产业商会等九家单位联合协办的第37期“崛起江淮”学术研讨会(枢纽经济专题)在第一会议室隆重举行。市政协、市发改委、市交通局等政府部门领导,高校学者、行业协会及企业代表近80人参会,共同探讨淮安枢纽经济发展路径。会议由淮安市现代物流学会会长徐扬主持。

会议伊始,校长张维代表学校致欢迎辞。他指出,淮安作为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区位优势显著,发展枢纽经济是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我校始终秉持“服务地方经济”的办学理念,积极发挥物流与交通旅游学院及相关学院的专业优势,深化产学研合作,助力淮安将“交通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

论文交流环节,八位专家学者围绕枢纽经济主题展开深入探讨。民建淮安市委会专职副主委庞进亮提出《构筑国家级邮政快递枢纽的思考与建议》,强调需强化政策引导与资源整合;市政协原二级巡视员朱洁在《淮安水运枢纽经济发展思考》中,剖析水运经济潜力与实施路径;市铁路办副主任段文扬建议《加快淮安新港物流园建设助力淮安发展枢纽经济》,推动多式联运体系落地;淮安大成港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吴懿董事长在《航运枢纽数智物流产业支撑关于依托黄码港建设长三角北专业市场的思考》中分享了淮安水运发展枢纽经济的实践探索与对策思考。

淮安黄码港数智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志刚结合实践,探讨《淮安如何利用综合交通优势高质量发展枢纽经济》;淮阴工学院戴权博士提出《枢纽经济背景下淮安市数智物流平台发展建议》,为智慧物流提供新思路。淮安市交通运输服务中心韩文承分享了《优化“四最”营商环境促进物流降本提质增效 加快淮安市多式联运高质量发展研究》。我校物流与交通旅游学院鲁庆尧博士在《淮安市物流枢纽能力的现状分析与提升对策研究》中,解析了枢纽经济发展规律与发展路径。

会上,淮安市发改委、市交通局等部门负责人就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物流降本增效等议题进行政策解读。我校与淮安市现代物流学会、行业协会及企业代表深入交流,探讨“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推动学术成果落地。

淮安市邮政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闫峰提出了四点看法,一是信息化系统要尽快整合,二是多式联运的模式要创新,三是强化物流金融的作用,四是强化实物和空间的有效转化。

淮安涟水国际机场党委书记、董事长董清,淮安市港航中心主任罗衍庆,淮安市物流产业商会会长许伯栋,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物流与交通旅游学院院长周爱群,淮安市相关交通运输企业等单位负责人就优化营商环境、强化枢纽功能、推动物流降本增效等议题进行表态发言。

淮安市政协经济科技委员会主任王兆文,淮安市科协副主席、党组成员张竹殿等领导对会议成果给予高度评价,并呼吁政企学研协同发力,共谋淮安枢纽经济发展。

徐扬在总结中高度肯定本次研讨会的成果,并强调学会将继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联合高校、政府与企业,深化交通与物流领域研究。我校也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专业建设,深化校企合作,为淮安打造长三角北翼枢纽经济新高地贡献“财院智慧”。

本次研讨会主题鲜明、内容务实,共征集论文28篇,形成丰硕研究成果。下一步,我校将持续发挥人才与科研优势,助力淮安枢纽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区域现代化建设注入新动能。这是一次围绕枢纽经济专题的成功的研讨会,积极向上,而又富有建设性和创新性,春风化雨,深深地滋润着淮安这座未来的枢纽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