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校地协作”擦亮红色基因名片 “多方参与”打造思政名师队伍

发布时间:2020-12-11浏览次数:2900文章来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


      12月9日下午,“淮安红色文化传承研究中心”和“翔宇思政名师工作坊”成立仪式在学校图书馆第二会议室举行。中共淮安市委副秘书长、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主任费香峰、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原主任柳宏为、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副主任陈志勇、淮安市委党校副校长颜永志、学校党委书记韩香云、校长程淮中、党委副书记嵇芹珍、副校长杜萍、副校长梁枫、党委宣传部部长邹瑄以及“翔宇思政名师工作坊”首批受聘专家代表、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学生代表100余人参会,成立仪式由学校党委副书记嵇芹珍主持。

图为党委书记韩香云与中共淮安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主任费香峰为“淮安红色文化传承研究中心”揭牌

图为校长程淮中与中共淮安市委党校副校长颜永志为“翔宇思政名师工作坊”揭牌

费香峰表示,淮安是一代伟人周恩来的家乡,红色底蕴深厚,拥有丰富的党史“富矿”资源。在腥风血雨的战争年代,众多革命志士在这里纵横驰骋、跃马挥戈,留下了感人肺腑的光辉事迹,留存了光照千秋的遗址遗迹;刘少奇、陈毅、粟裕、黄克诚、邓子恢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运筹帷幄、披肝沥胆,留下了精彩辉煌的历史篇章。新四军刘老庄连更是被习近平总书记称之为中国人民不畏强暴、以身殉国的杰出代表。“淮安红色文化传承研究中心”将进一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精神指示,有效整合校地资源,在深化校地合作上下功夫,在深挖地方资源上做文章,在深化淮安红色文化研究和传承中出精品,不断凝聚淮安红色基因传承合力,推动红色文化育人创新在全省全市走在前列、作出示范。

韩香云表示,学校与淮安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携手努力,共同成立“淮安红色文化传承研究中心”,与淮安市委党校共同启动“翔宇思政菁英教师培育工程”,打造“翔宇思政名师工作坊”,这些举措既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红色文化弘扬、红色基因传承精神的创新之举,也是推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党全社会努力共建思政课、学校开门办好思政课指示的有力之策。研究中心将系统研究淮安党的历史,深入挖掘淮安红色文化资源,讲好红色故事,弘扬红色根脉,擦亮淮安红色文化名片。同时学校将充分借助淮安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存史、资政、育人”的独特优势,以及淮安市委党校在党课传授、师资培训方面的丰富经验,吸纳更多的专家、名师参与红色文化研究、传承与实践,不断丰富学校思政教育资源、拓展思政教育平台、提升思政课教师队伍素质;努力在思政课建设上构筑社会合力,努力提升淮安红色文化研究水平、传播效果和社会影响力,打造具备地方特色的高校思政教育品牌。

图为副校长杜萍为“翔宇思政名师工作坊”首批专家代表金驹、蔡宗溢和蔡泳颁发聘书

图为中共淮安市委党史工作办原主任、淮安市党史学会会长柳宏为作“翔宇思政名师工作坊”开“坊”报告

柳宏为作“翔宇思政名师工作坊”开“坊”报告,报告题为“淮安党组织的创建及其追梦历程”。

“淮安红色文化传承研究中心”由中共淮安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和我校联合设立。该中心旨在通过调查淮安红色文化遗存、挖掘淮安红色文化资源、研究淮安红色文化历史,进一步讲好淮安红色传奇故事、凝炼淮安红色文化精神、弘扬淮安红色文化基因。通过资源集聚、整合、开放、共享,不断扩大淮安革命精神的时代价值和引领效应,提升淮安红色文化研究水平、传播效果和社会影响力。“翔宇思政名师工作坊”由淮安市委党校和我校通过“翔宇思政菁英教师培育工程”推动建设,旨在充分发挥校内外思政课专家、名师的引领、带动、辐射作用,培养和造就一批高素质的思政课师资队伍,持续推进思政课建设提质培优,实现思政课教师赋能增效。

/马克思主义学院  郑毅   图/记者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