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上午,中国统计教育职业教育分会2016年年会暨第二届全国统计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在我校举行。来自全国各省、市职业院校的代表参加此次会议。在主题报告会上,中国统计教育学会职业教育分会副会长,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院长程淮中教授作《运用五大发展理念助推统计与会计教学改革十大转变》专题报告。
程淮中教授在报告中,就如何运用习近平总书记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助推统计与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十大转变”进行深入讲。程淮中指出,统计与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第一个转变是,统计人才培养由侧重传授知识与技能,转向学知识、学技能、更要学会做人。结合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1349”素质教育的探索与实践,重点强调了高职人才培养的最高境界是文化育人。在第二个转变“教学环境由相对封闭的‘象牙塔’转向未来课堂,智慧课堂”的阐述中,程淮中主要讲述了这种开放式的理念,要求学习者们要做到善学、巧学、快学、深学、好学五大方面,同时也要做到用“智慧课堂”逐步代替“传统课堂”,并讲解了构成智慧课堂的“六个一”要素。程教授还用美国人的游戏态度与中国人相比,十分鲜明地说明了“学生走到哪,教育跟到哪”的教育模式以及未来课堂的革新点,赢得了大家的一致赞同。程教授在转变之三中将对象转向教师的人格魅力,他指出,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并从大数据出发,根据学生的调查问卷结果逐步分析,全面地阐述了一个教师的人格魅力对于教学改革的重要性。他从上课细节讲到当今时代流行的微课堂,深入阐明了教师的热情对课堂效果的直接影响。报告中,程教授还从混合式学习、线上与线下的协调理念、大数据时代与工匠精神等方面的内容探讨了专业统计的转变、跨专业群的转变、教材的转变以及人才培养与校企共育的转变。
报告最后,程教授与大家分享了个人对统计与会计专业改革与发展的感悟,即:统计与会计的专业改革必须走有自己特色的发展道路,打造统计与会计专业升级版必须体现文化品质品味,统计与会计品牌专业建设必须协同创新面向未来,绿色生态幸福家园是我们统计人的追求与梦想。
随后,中国统计教育学会职业教育分会会长、全国统计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王志电教授做《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思考》专题报告。
王志电在报告中指出新时期职业教育的三大任务是发展,改革,建设。职业教育的两大主题是质量与公平。质量是职业教育永恒的主题,也是教育的生命线;公平是职业教育永恒的追求,也是教育的根本属性。职业改革的热点和重点主要包括职教体系建设改革;中职、高职、本科应用,专业硕士衔接贯通;职教办学体制改革,重点着力于集团化办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进校企合作与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改革,职教双师型教师建设;专业方面建设改革,对接产业动态调整等十个方面。
就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这一主题,王志电强调了五个要点。一是抓质量,努力实现“五个对接”。专业设置与产业要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二是抓特色,紧抓学科专业,管理模式,教师队伍,课程教学等特色。三是抓师资,努力实现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双师素质,专兼结合,充满活力的高素质师资队伍。创建师资管理制度,建立符合职教特点的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标准。积极推进新进专业教师要有企业工作经历的人事管理改革试点。加大教师培养力度,加快“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四是抓合作,加大校企合作、校校合作、中外合作,区域合作力度。五是抓治理,制度建设管理,校企合作管理,专业课程教学管理,师资队伍管理,学生健康管理,招生与就业管理,学校文化建设,财务与后勤管理。
报告结束后,与会人员参观了我校校内专业实训场所和特色文化场馆。
(记者团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