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底的淮安弥漫着浓浓的热浪,如同我们火热的激情。 6月29日的早晨,由经济贸易系和粮食工程与管理系组建的“预防艾滋病”、“食品安全宣传”和“关爱留守儿童”三支社会实践服务队,奔赴涟水县灰墩乡开展主题为“博爱青春”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传递社会正能量。
健康牵系你我他 预防艾滋靠大家
八点左右,志愿者们来到了涟水灰墩乡集市,在活动现场志愿者将预防艾滋病活动的宣传页发放给乡民,期间不断有乡民前来询问。“你们这是在宣传什么?”当志愿者向乡民解释我们是来宣传预防艾滋病,鼓励群众健康生活。乡民们高兴地说:“财经学院的学生真不错啊,放假了还来农村干活!”志愿者们一边发放宣传册一边向村民们介绍艾滋病,通过对艾滋病传播渠道的认识,村民们不再谈“艾”色变。
“原来握手、拥抱、一起吃东西、用东西都不会感染艾滋病啊!我以前还真不知道呢!”这是王大娘通过志愿者的讲解后同身边邻居的对话。“艾滋病威胁着每一个人和每一个家庭的健康与幸福,禁止同他人共用注射器、输入或注射被艾滋病病毒污染的血液或血液制品、夫妻双方忠诚,做好艾滋病的预防工作是全社会的责任”。淳朴的村民听后不住地点头,纷纷表示要从自己做起,做好艾滋病的预防工作。宣传预防艾滋,旨在呼吁大家珍爱生命,关爱健康,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参与艾滋病的预防工作,帮助农民重新审视自己的健康,为幸福生活加分。
维护食品安全 共建和谐社会
同时,另外一组志愿者们来到街上,把印有食品安全内容的宣传海报挂好,很快就有不少村民上前咨询。
志愿者们将“《食品安全》教你健康生活”的宣传页发到村民手中,针对村民生活饮食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解答。比如食用油如何选择、如何保存、如何辨别是否变质等问题,日常生活如何注意营养合理搭配,如何选择肉、菜、蛋、奶、酒、饮料、方便食品、儿童食品等,队员们都一一给出了很好的建议。并进行了重点宣讲,让村民们了解食品安全法的有关国家政策,掌握基本知识,学会鉴别劣质食品的基本方法,明确依法维护自身权利的基本程序。让食品安全法借此机会深入农村、深入父老乡亲的生活、深入广大老百姓的心中。不少村民称赞当代大学生确实为老百姓着想,真正为老百姓考虑,为老百姓解决问题,并对队员们的热情讲解大加赞赏,非常支持大学生们的这一举动。
关爱留守儿童 共享美好明天
最后,志愿者们来到涟水灰墩中心小学看望当地的留守儿童。“两只老虎,两只老虎,跑的快,跑得快......”操场上,志愿者们与一起游戏的孩子们一边唱着歌,一边扮演着老虎,之后支援者们又与孩子们一起玩起了老鹰捉小鸡等趣味游戏。教室里,当志愿者在黑板上写出“画出我心目中的家”时,起初孩子们不知道应该如何去画,志愿者们一边提示“房子应该是不是还有几个窗户”“房子里面都住着谁呀?”一边帮助孩子们进行作画,随后孩子们都画上了大大的楼房,还有一家三口在一起的场景,很温馨,很温暖。
志愿者们还为孩子们送去了铅笔,书包,文具盒作为礼物。“我想,他们乐呵呵的笑声、纯真的笑容将会留在我们的脑海,经久不衰。希望小孩子们可以一直保持着纯真,开开心心的生活。”经济贸易系志愿服务队带队林森老师说。(林森)
村民仔细看宣传
志愿者向村民介绍预防艾滋病知识
志愿者向村民介绍食品安全知识
老鹰捉小鸡喽
一起画画
合影
志愿者和留守儿童互动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