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工匠杨庚豹走进校园

发布时间:2020-06-22浏览次数:2498文章来源:学生处

工匠精神是中华文化、中华精神和民族创造力的一个组成部分。6月18日下午,学校特邀请杨庚豹高级技师走进我校图书馆550报告厅,以全新的视野、鲜活的事例和真诚的话语为学校全体教职工及优秀学生代表作了主题为《技能大师的成长之路》专题报告会。杨庚豹是江苏沙钢集团淮钢特钢股份有限公司轧钢厂三轧车间副主任,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领办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首届“淮安工匠”。此次报告会由学校党委宣传部、学工部和学校工会主办,全体专兼职辅导员及250多名班主任、学生代表聆听了劳模的事迹报告。

报告现场,杨庚豹与在场师生分享了自身的成长经历和心得体会,用质朴生动的语言阐述了平凡岗位中的伟大,引起在场师生的共鸣。回顾自己的“轧钢大师”成长历程,杨庚豹激励大家心怀梦想,敢于奋斗,立足本职岗位,开动脑筋,在平凡的岗位中干出不平凡的业绩;任劳任怨埋头苦干,收获肯定要自省,抬头看路要清醒;善于动脑,勤于发现,真诚进谏,用忠诚的工作态度与实时的创新意识为自己收获掌声;不要过于计较个人的得与失,坚信雨后终有阳光,付出必有收获;敢于打破传统的勇气和实力,敢于和传统旧思想较劲,实现自我突破;用与时俱进的格局站在行业的前段,走在队伍的前列;高调做事、低调做人,取得成绩不骄傲,获人肯定要自谦等,传递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和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的工匠精神。报告会现场气氛庄重而热烈,师生们深受鼓舞,纷纷表达了对劳模工匠的敬意和学习传承劳模工匠精神的决心。

杨庚豹还解读了全国两会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政府工作报告,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为社会培养专业化、标准化、职业化的实用型人才,是我国的一项重要人才战略。2020年高职院校扩招200万人,进一步凸显了职业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的位置,凸显了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

本次报告会由学校副校长梁枫主持,指出一要理解、践行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大力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二要认真学习两会精神,进一步提高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认同感和归宿感,成长为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三要充分认清疫情走势,按照学校要求,强化责任担当意识,全力以赴做好疫情防治工作。

报告会结束后,杨庚豹工程师还参观了我校智能制造实训中心,实训中心符学龙副主任详细介绍了智能制造实训中心的建设背景、建设目标以及总体分布情况,着重介绍了智能制造产线:智能装配站、智能制造国赛平台、产教融合生产区、智能立体仓库、智能模具加工区。杨庚豹工程师对智能制造实训中心建设给予充分肯定,并就产教深度融合提出建设思路。

杨庚豹在机械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数控实训中心里悉心指导了18级学生实训。实训中心里8台数控机床全部开启,18机电专业36名学生正在机床前进行数控编程与操作实训练习,杨庚豹仔细观察每名学生的操作手势和流程,并不时予以纠正,手把手教学生如何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更高效地加工产品。对于学生生产出来的产品模型,杨庚豹拿在手里仔细揣摩,肯定了学生的操作能力,也指出产品还不够精细,需要进一步练习、打磨。最后,杨庚豹将自己几十年的工作经验和对“工匠精神”的理解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他说:“工匠精神是一种精神品质,工科的同学们应将这种品质牢牢记在心里;学习、实践中从小处入手,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件小事;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不放弃,在解决困难的过程中积累经验;内心有追求完美的执着,行为上不放过任何一点细节”。

此次劳模工匠进校园活动,充分发挥了劳模工匠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引导、示范和辐射作用,为学校探索具有专业特色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不断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将“工匠精神”融入课堂,将课程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全面提升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思路和启发。

(图/宣传部   文/辅导员训练营学员:李琼 工程学院:费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