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徐金霄的“别样”寒假

发布时间:2020-05-26浏览次数:2086文章来源: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我们身边的一名贵州籍“菜籽”——徐金霄,我校人文艺术与法律学院19级法律事务1班学生。

  124日起,每晚21点到早上9点,徐金霄在老家贵州省安龙县万峰湖镇下箐村协助公安、交警、医院等人员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此刻,穿上工作服,戴上口罩,全副武装的徐金霄正与联防队员一起在执勤防疫卡点站岗执勤。他说:“没想过自己的除夕夜是这样过的,更没想到这个寒假会这样特别!”

  124日,除夕,本该是阖家团圆的幸福时刻,全国人民的心却紧紧地揪在了一起,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打乱了一切计划。而在此之前,徐金霄的父亲已经连轴转了好几天,作为村委会主任,徐金霄的父亲一天只能睡三、四个小时又得起身去值班,夜晚通宵与寒风同行。徐金霄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想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于是主动报名参加了当地县政府组织的疫情防控工作。除夕夜,便是徐金霄做志愿者夜班执勤的第一天。

图为徐金霄(左一)与执勤队员在夜间交通执勤 

  据徐金霄父亲介绍,124日下午,下箐村村委会接到了县委县政府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的紧急通知,有十个村民小组的下箐村地型特殊,石山村,地处云南、贵州、广西三省交界,国家重点工程天生桥一级电站在村界线上,开展防疫工作难度大,上级有关部门在该村设置多个执勤防疫卡点,从124日开始24小时执勤,每天安排好十几个卡点后,还要在国道上带队防控主干道,人手不足成了头疼的问题,时间紧迫,在党委政府人员没有安排妥之前,村委会发动全村人民群众、志愿者、大学生等参加执勤活动,联防联动。徐金霄主动报名并动员全村群众及大学生参加。作为村委会主任,父亲安排徐金霄的工作是从124日起每晚21点到早上9点协助公安、交警、医院等人员的工作。

图为徐金霄(中)与执勤队员一起在学校、村小卖部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交通运输是防控疫情输入的“第一关口”,在当地万峰湖镇,徐金霄开始了每日晚九点至早九点的卡口执勤工作。作为大学生青年志愿者,他参与的工作内容有拦截进出车辆,对车辆人员进行体温测量、登记,对马路进行封锁,以及劝退等工作。

每天连续12小时的执勤工作,特别是深夜和凌晨是漫长且难熬的,但为了保障大家的健康和安全,使这场疫情早些过去,徐金霄尽职尽力地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一刻也不敢懈怠。线上采访中,他说道:“当我劝走一个又一个外地的司机,保证了人员固定、流动少的时候,就会很高兴。”

徐金霄(中)与执勤队员正在进行交通执勤 

  这段时间的志愿执勤工作,让徐金霄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有的人不理解他们的工作,态度强硬,语气不好,但更多的人带来的是温暖、感动和鼓励。徐金霄说,一起执勤的年龄大些的叔叔阿姨会在最难熬的凌晨五六点钟让他们先去休息,配合排查的司机也会对他们的行为竖起大拇指,表达认可和赞扬。

  徐金霄表示想一直当志愿者,直到疫情结束。他说“虽然这次的新冠病毒带走了春节,带走了寒假,但是身处疫情防控前线,用自己的行动去影响他人,阻隔疫情传播,尽最大努力保证别人的安全,这件事情更有意义。”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在这场战“疫”中,让徐金霄感触最深的,是父亲,是像父亲一样坚守在工作岗位上的人,是同行的志愿者们,他们不畏艰辛,白天黑夜的守护着脚下的土地和身旁的人民群众。徐金霄说,每当跟大家坚守在疫情防控的工作岗位上,肩上就会有一种使命和责任:“这是我生活的地方,守好我们的小家,就是守好祖国这个大家。”

  是的,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在这场战“疫”中,徐金霄选择主动走上疫情防控工作岗位,用对家乡的一颗炽热之心,践行着自己作为一名大学生青年志愿者的责任与担当。

徐金霄(右一)正在执勤中

  有国才有家,正如徐金霄所言,在大学里我们熟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此刻正有千千万万的中华儿女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生动地践行着。作为祖国这个大家庭里的一份子,我想我们都应该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听从号召和安排,不提前返校,少出门、少聚集,拒野味、管住嘴,戴口罩、讲卫生,不恐慌、不传谣……这便是我们的身体力行。

  我们相信,众志成城,共克时艰,一定能够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孟文玉、薛仁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