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关爱为“留守儿童”托起一片蓝天

发布时间:2014-06-10浏览次数:2446文章来源: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近日,桃园村“留守儿童”的“期待”与“梦想”在我院爱心哥哥姐姐的关爱下又成为现实。由淮安桃花源开心农场主办,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宣传部、团委、思政部等部门和大学生爱心服务社、大学生素质教育文化研究所以及淮阴区五里镇桃源村村民委员会、桃源村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共同协办的“用关爱为‘留守儿童’托起一片蓝天”活动,在淮阴区五里镇桃园村桃花源开心农场举行,孩子们在哥哥姐姐的指导下画画、做游戏玩得真开心。党委副书记刘芳等领导和思政部主任郭德怀,大学生素质文化研究所所长、大学生爱心服务社指导老师张琼等相关老师和爱心志愿者们参加此次活动,学院党委书记韩香云,院长程淮中专程看望了孩子们。

“草帽哥哥又来了,好开心啊,你怎么这么长时间都没有来看我们啊!教我们画画吧?”计算机与艺术设计系的李涛同学和其他爱心志愿者刚进教室,就遭到了“围堵”,孩子们围在爱心志愿者哥哥姐姐身旁叽叽喳喳。“今年上学了吗?”“之前教你们画的小鱼还记得吗?”“怎么你还是那么调皮?你爷爷来了吗?”哥哥姐姐也不停地询问这些孩子指导他们作画。学院领导、老师和爱心志愿者们把书包、文具盒、本子、彩笔还有毛绒玩具送给孩子们,爱心姐姐还给“小不点”留守儿童扣起了象征吉祥的小挂饰,广场上泛起一片“六一”、端午的快乐。“这个书包漂亮吧?送给你,以后要好好学习啊!来,握个手吧”,思政部郭主任在发礼物的同时和孩子们亲情互动。“小朋友,几岁了,想爸爸妈妈吗?”刘书记关爱地询问孩子们,同时和爱心志愿者、指导老师说到,“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产生了‘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群体。他们是未来的太阳,但是长期缺少父母亲情或多或少会带来一系列心理、生活、学习方面的困难,我们要深入思考从不同角度开展一些持续性的爱心活动,真的能为“留守儿童”托起一片蓝天。

“桃园村的孩子在‘六一’得到很大满足与开心,虽然我从大一就一直跟随爱心社走进这块熟悉的土地,但是每一次来都会有不同的感受。简单的画画、唱歌、跳舞、发礼物总觉得时间很短,不能为他们做更多的事情,我们和那些孩子已经产生了难以割舍的“桃园情”。大学生爱心服务社志愿者李文杰在回去的路上,一直盯着车窗外的桃园村注视了很久很久,手中还拿着留守儿童迟昊天送给他的毛绒玩具。

“孩子们很喜欢我们的爱心志愿者,画画、游戏等亲情互动会给他们带来莫大的快乐。大学生爱心活动若要广泛、深入、持续开展,就必须有一定经济支撑,我们不主张同学们拿父母给的生活费开展爱心活动,必须增加自我造血功能。大学生素质教育文化研究所目前在思考如何通过独立的市场运作,选择有意向、有一定基础能力的学生指导、扶持、带动其开展创业经营以及智力、技术、人力资源服务活动,在获取相关经济效益同时给予社会一定的爱心奉献,让大学生在‘德能双馨’的活动中成人成才”,张琼老师如是说。

今年4月,学院党委副书记刘芳、副院长张春共同为桃园村“爱心教育实践基地”揭牌。是日学院大学生素质教育文化研究所还举办了“构建‘德能双馨’开放式创业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沙龙活动,主要研究以仁爱、践行、创业、创新、创造为工作理念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研究所立足模式创新成立了艺术创作工作室、机械创造工作室和公益创业工作室,主要为学生适应社会提供真实的实践锻炼环境。该日学院外事办也合作开展“我与外教共享绿色春天”活动,融教育、文化、娱乐为一体的活动让人耳目一新。

目前,校地正在该村原桃园小学建设“桃源孔子文化大院”,师生已经在外墙上完成“仁、和、恭、宽、信、敏、惠”、“天道酬勤”、“大爱无疆、上善若水”等墙字书写,力求通过思想、艺术、文化、教育等方面的融合,促进留守儿童、农民、师生在意识形态方面有所收获,特别是农民朋友思想觉悟的提高。(记者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