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立足大运河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精心组织开展“红心共融·商脉传情·匠心筑梦”暑期研学实践活动,通过实地走访、志愿服务、故事传颂等形式,结合专业所长,让青春在实践中绽放与成长。
开展“行走的运河课堂”,深挖文化育人资源。研学团队前往扬州三湾景区,开展“运河记忆·微访谈”活动,听百姓讲述“还河于民”的故事;走进淮安市博物馆,参加“数见苏韵·家门口看大展”淮安站活动,沉浸式体验运河文化底蕴;实地考察板闸遗址、河下古镇、大运河博物馆,感悟古代水利智慧和商业文明;开展“运河红色航线”主题研学,通过文物实物、历史场景深化红色教育,让千年运河文化变得可触可感,不断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
创新“专业+文化”实践,激活非遗现代活力。在淮安花街、扬州非遗珍宝馆,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向剪纸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拜师学艺,学习创作“运河十二景”等作品;法律专业学生在淮安市博物馆开展文物知识产权保护调研,在沿河社区乡镇设立“法援便民服务站”,开展“非遗+普法”宣传活动,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提供知识产权咨询服务;数媒专业学生用人工智能技术为非遗技艺“画像”,为古老技艺注入数字生命力,让青年学生在专业实践中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
深化“文化共融”教育,构筑共有精神家园。组织学生在茶馓作坊体验传统技艺,在香道馆感受文化雅韵,共同制作糖塑作品,感悟工匠精神;走进乡村开展志愿服务,为当地留守儿童精心打造一堂融合知识性、趣味性与实践性的“运河文化小课堂”;参观乡村新风貌,见证特色农业、文旅融合的发展成果,在实践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袁飞)
链接地址:http://jyt.jiangsu.gov.cn/art/2025/7/24/art_57813_11607792.html